显示标签为“回忆”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回忆”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7年5月23日星期三

又见同学,

--2007年5月23日 16:10

不过是在梦里。这是昨天早上做的一个奇怪的梦,场景应在家里,好象还是在长假期间,不少同学来我家做客,我张罗着招待大家,后来则请大家去门口的小饭店吃饭。来的人挺多,至少有七八个,但总觉得来的同学都是男生,女的都是他们的家属――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来的是谁也记不全了,印象深刻的只有两个:高中时的同桌和大学时的一个同屋。

突然做这样的梦是否标记着自己年岁又长了,很多儿时的记忆又不断地冲击脑海?但回过头一想,也的确挺可惜的,中学时的同学现在能联系上的只能以个数,而且还几年也不联系一下;小学同学更是连名字也记不得几个了;只有大学同学还算联系密切一些,还都知道在干些什么,每年也总能找到机会聚个一次(仅限还留在上海或偶尔路过上海的同学)。

遥想当年初进大学时,为将来中学同学还能保持联系,我还化了不少力气,包括冒着酷暑,一家家登门拜访,确认地址和询问学校及其他联系方式,完整地做了初中和高中同学两份通讯录。可如今早已过眼云烟,我这个当时的组织者也已经丢失了绝大多数的连接了。

话说回来,如今信息时代大发展,我相信只要有心,要把这些连接重新建立起来是可能的,关键是时过境迁,所有人都走着自己各不相同的路,需要的时候自然会再交叉,不需要的话连起来也不一定有意义。这是否就是佛所说的:随缘?

2007年2月18日星期日

又到了过年的时候了。和小时候相比,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过年却越来越没劲了。

以前过年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现在是天天可以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甚至还有许多反季节食品、特别“大”的食品让人都有得吃但不敢吃。

以前过年可以穿上平时不舍得穿的衣服;现在是有很多衣服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穿。

以前过年可以收“压岁钱”;现在差不多都要往外掏压岁钱了。

以前过年可以看“春晚”,难得的荧屏大餐;现在电视机里有几十个频道,各种各样的节目天天都有,但是反而电视机一周难得开上一次。

以前过年都是到除夕夜11点50几分才开始放鞭炮,一听到鞭炮响,就知道午夜快到了;现在从傍晚开始就不停地放,而且很少放鞭炮,都是放焰火,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亮,一个比一个绚。

以前过年到年初一有一件快乐的事情:到处去捡没有爆炸的鞭炮来玩,有些还可以点响,有些就拿来“点焰火”,“架机枪”;现在鞭炮的质量都好了,早上出门,满地只余红色的纸片。

但不管怎么样,“猪”年到了,要祝大家在新的农历年里,全家好,困难少,烦恼消,不变老,儿女孝,幸福绕,忧愁抛,收入高,平安罩,乐逍遥。

---2007年2月18日 15:54

博客开张了

三天前,我终于在blogspot.com申请了这个个人博客帐号。其实,写个人博客已经实在不是一件希罕的事情,而我突然心血来潮,或者说是终于开始,用博客来做一些个人的记录有两个缘由。

一个是前几天我偶然拜读了朋友YTM的“并行世界”(虽然这个页面地址已经在我邮箱里躺了好几个星期了),看了好多有趣的事情,同时也反衬出现在的自己好无趣。小时候就不喜欢写作文(作文考试曾经得过0分,和第一次政治测验、第一次历史课堂测试的不及格并称为我求学应试时代的三大耻辱),总是被老师逼着写周记、每日一句啦等等。第一次主动地写作是在1990年初夏从上海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因为要远离熟悉的生活一个多月,带着对未来的懵懂、不安和渴望,我开始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样的好习惯持续了三年,因为接下来连续三年我都因为同样的原因有机会在那中国的学术圣地度过一段时间。更准确一点说,是每年只写上一个多月,而且越写越少,到后来,是偶尔写上一篇,最终我连那一本笔记本都没有写完。

看朋友的博客,又激起了我对当年的记忆,发现时时写一点东西是那么有趣的一件事,特别是在将来重新翻开的时候,你会被自己所感动。于是立即在线申请“创建博客”,可惜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老是页面出错。

第二件事是我那天从LJ(laura)那收到的一封邮件,内容是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共列了50条,诸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出汗,订一本可改变生活的书,学会一种乐器,尝试做个好父母,做个环保的人,关心军队,减肥,等等等等,而其中的第13条是“写博客”,理由是“通过博客可以逼着自己写东西,可以整理自己的思想,可以锤炼自己的语言,可以结交许多陌生的朋友,可以增强自己的时间意识,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于是马上动手,再次申请,这次成功了。

最后,向广大博客们学习,“每天随便写写”。

--- 2007年2月18日 15:22